我为什么不太看好SU7?

作为一名资深的新能源汽车用户,我认为当前网络上关于小米汽车优劣的讨论尚未触及其根本所在。围绕着造型抄袭退定风波试驾车事故的争议并未揭示出小米SU7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其关注度和媒体曝光。

在我看来,小米SU7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或者说雷军在战略布局中的症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核心品牌标识的缺失

小米su7的卖点是什么?能够支撑起它与其他竞品的差异化的核心标签在哪里?反正我是没有看到的。从营销角度来说,细枝末节的,需要一定认知门槛的差异化缺乏普遍价值。就好比Su7车顶摄像头的风阻系数做到0.195,中控下方储物区的隐藏空间特大,可替换香氛插口具有多功能。。。这确实有一定的独特性,但就如同燃气罐油汽挥发量一样隐晦,难以直观地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在当今竞争白热化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缺乏明显的核心营销标签无疑是致命短板。成功品牌往往能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一至两个深入人心的特征标签。例如提及问界,人们会联想到其遥遥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谈到比亚迪,则聚焦于其安全性能卓越的刀片电池。而小米SU7至今未能在我阅读的众多评测中发现这样一个鲜明的标签。

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小米汽车必须确立一个清晰且差异化的品牌形象。有评论指出SU7半隐藏式门把手设计或许更能迎合北方消费者的喜好,鉴于小米造车的背后有着浓厚的南北新能源地域竞争背景,雷军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推动更多的针对北方新能源车用户痛点的技术创新与应用,以此塑造差异化优势。

此外,营销策略应更加精细化,树立“更适合北方用户的新能源车”形象,相比宣称“50万以内最好看、最好开、最智能的车”更为务实有效。首先立足本土,稳固北方新能源市场份额,对于小米而言不失为一种扎实的基础构建。

为何呢?因为如何证明最好看、最好开、最智能,这对于小米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这句话本身就违反广告法(广告法明令禁止以“最”来标榜自己的产品)

比颜值,这东西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比智驾,你得先跟问界pk。

此类口号虽然表面上气势十足,但在实际市场定位上并无明确抓手,仅能暂时激发品牌忠诚者的热情,而小米的粉丝群体——米粉们,是否具备普遍且持久的购车能力,则有待商榷。

2.目标消费群体界定不明晰

小米SU7的目标消费者究竟是谁?小米品牌对这部分人群的吸引力是否足够?这是我一直以来困惑不解之处。

难道是米粉?但考虑到20万元级别的售价并非小额支出,难以期待米粉仅凭品牌情感进行支持,尤其当小米长期以来主打的性价比路线已经塑造了米粉在消费力上的上限。

米粉群体在面对数百乃至数千元的小米电子产品时,可能会出于热爱而冲动消费,但面对一辆20万元以上的汽车,他们很可能会回归理性决策。近期出现的“订金退还”风波便反映了米粉群体整体消费实力的局限性。

特斯拉搞饭圈,是因为特斯拉的粉是真的消费得起特斯拉的产品。相比之下,小米采取类似的自我标榜最高级的营销方式,却没有相应高消费力的米粉群体作为支撑基础。而在米粉之外,小米汽车在汽车领域底蕴尚浅,难以准确把握如何吸引其他特定消费群体。

这一现象犹如长城欧拉从“实惠型亲子家庭用车”转型至“高端白领女性座驾”般,定位不清将导致在销售层面表现出的盲目尝试和投机色彩。因此,尽管小米在营销活动上频繁造势,甚至在“定金可退”等细节上玩弄文字游戏,越是这样的战术性操作,越是凸显了其在战略层面上的空洞乏力。

核心营销标签模糊+消费群体锚定不清晰,严重制约了小米汽车的市场潜力。

3.小米造车,即得其主,也不得其时

小米能够涉足汽车制造,一定程度上源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南强北弱的格局,其更像是地域性产业竞争的产物。

地缘优势实际上是小米当前为数不多的竞争优势之一。然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实现产品差异化,打造出类似于冰峰在西安、胖东来在许昌的区域性垄断优势,对于雷军一贯的多元化运营思维模式是个巨大挑战。

雷总总是什么产品都做,什么市场都沾,这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地缘固守式打法所需要的思维逻辑是完全相悖的。尽管不能否定雷总过往运营思路的成功,但在现今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已初步成型之际,即使拥有雄才伟略,也难免面临“即得主但不得其时”的困境。

并且,小米采用的“50万以内最好看的车”这类营销口号,延续的是低价值快速消费品的营销逻辑,而忽视了一辆至少陪伴消费者五年的高价耐用消费品,单靠外形设计不足以长期支撑产品卖点。何况SU7的设计元素存在借鉴痕迹,而潜在核心消费群体——米粉们的客观经济条件又大多不足以支持单纯依赖颜值的非理性消费,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一点。

4. 快消品运营思维与汽车行业的错配

对于米粉而言,百元以下的商品可能毫不犹豫下单;千元以上商品或许会稍作比较;万元级以上商品则通常会详尽研究对比;而一旦达到二十万元以上的价格区间,消费者在决策时需要考量的因素将呈几何级增长。

这就是人类经济理性的价格敏感度在不同层级的体现。正如手游厂商巧妙设置648元一次的抽卡机制,恰好抓住了部分消费者愿意冲动消费的心理阈值。

小米在SU7的营销过程中,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其试图用营销低价快消品的思维去影响一款起价20万元的汽车。雷军提出的“五十万以内最好看”这一口号,更是固化了这一思维模式的印象。

我个人认为,雷总的营销思维模式在手机、空气净化器等月薪范围内可多次购买的快消电子产品领域更为适用。若要运营汽车业务,则需要借鉴比亚迪、问界乃至特斯拉的成功经验。

上述三家车企尽管品牌各异,但其营销的核心逻辑殊途同归,均在强化自己的核心营销标签,搞科技赋能。

例如,就算是特斯拉这种吃美帝霸权老本的品牌,也懂得通过SpaceX为其电动车品牌增色。反观小米造车,目前尚难以看出其在打造自身品牌特色方面的着力点。

5. 提议立足本土巩固地位,海外市场寻求突破

小米在国内市场甫一开始即面临极度饱和的竞争环境,要与比亚迪、特斯拉、小鹏、理想等多家劲敌正面较量,难度颇高。幸运的是,小米作为北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星,有望在当地政策扶持下占据一席之地。倘若小米能充分利用其地缘优势,研发出能够牢固占据北方市场的差异化技术并实施精准营销,那么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仍是有可能的。

至于米粉群体,我对其普遍具备购车实力的信心有限,除非小米未来推出更具性价比的车型,否则米粉群体难以支撑起小米汽车稳定的销量基石。

在国内市场稳定后,雷军团队应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利用所谓的“时光机效应”去抢占机遇。

当然,这条路同样不易,海外市场往往涉及到更多复杂的国际政治因素以及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均衡性,这些都将影响小米在海外市场的拓展进程。

例如,雷军倾力耕耘的印度市场,尽管人口基数庞大,但有效消费需求规模尚待考察。尽管如此,海外市场相较于国内仍然相对蓝海,不少在国内销量平淡的品牌如奇瑞、吉利的部分车型在海外市场上却表现优异。

雷军团队应当审时度势,摒弃追求短期热点的思维方式,转而制定一套类似“隆中对”的长远营销战略规划,明确自身优势、找准目标客群、确定市场定位,而非仅依靠“五十万以内最好看的车”这样空泛的宣传口号博取眼球。

总而言之,我不看重一时的网络热度与流量,更关注商业运营背后的逻辑是否合理。只有遵循正确的市场规律(明道),深挖内涵(理念),精心塑造品牌(符号),并保持持续努力,才能在行业中取得成功。反之,违背市场规律、片面追求表面声势的做法往往难以持久。

最后,我衷心希望小米汽车能够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决定小米汽车最终成败的,不是网上虚无缥缈的流量,而是市场实打实的销量。就此而言,就这点而言,我仍持有相对谨慎的态度,将持续关注小米汽车的发展动态。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