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打仗、把兵练活——这8个字是郭兴福教学法“长青”60年的秘诀所在

近日,曾参加1964年全军大比武活动的“硬骨头六连”“坚守英雄连”“海上猛虎艇”“上甘岭特功八连”“军事训练模范连”等12支英模连队,时隔60年重聚高骊山下,研讨新时代“郭兴福式教学法”,掀起群众性练兵热潮。

500

今年是“郭兴福教学法”全军推广60周年,也是全军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开展60周年。

郭兴福是谁?这要从一个有关“打仗三问”的故事说起。

1961年,时任南京军区第12军军长李德生蹲点到连,问了负责训练的副连长郭兴福3个问题:“在深山密林里,刮着狂风,下着暴雨,既没有地图,又没有指南针和向导,你们连能不能夜行百里?”

郭兴福回答:“根据现在的训练水平,不行。”

李德生又问:“在各种距离上,在有效射程内,不论出现什么目标,你们连的战士能不能举枪就把敌人消灭掉?”

郭兴福答:“还是不行。”

李德生再问:“在一二百米内,在猛烈的敌火力下,你们连的战士能不能勇猛地冲上去?敢不敢同敌人拼刺刀肉搏,最后消灭敌人?”

郭兴福答:“勇气是有的,但能不能最后消灭敌人,不敢说。”

这段经典对话后来被称为“李德生的‘三问’”,正是这“三问”让郭兴福深刻认识到训练是为了打仗,一定要从实战出发,严格要求,每一个战士都得练出真本领。

他结合打仗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在上级帮助和自己刻苦钻研下,最后摸索出一套“围绕打仗、把兵练活”的战术训练方法,即“郭兴福教学法”。

500

时任中央军委常委、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叶剑英看了郭兴福教学法现场表演后,给予高度评价,并写了《建议军委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专题报告,里面指出了郭兴福教学法的几个突出特点。其中一点是把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把兵练得思想红、作风硬、战术活,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一样。

毛泽东同志阅读了这一报告后非常高兴,在“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一样”这句话下面画了一条红杠,称赞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并指出“郭兴福教学法”不仅是对传统练兵的继承,而且还有发展。

1964年1月,中央军委发出《全军应立即掀起学习郭兴福教学方法的运动》的指示。自此,一场以推广“郭兴福教学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比武在全军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战斗力的提高。一时间,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如雨后春笋般在训练场上涌现。而谁又能想到,这套教学方法能够沿用至今。

500

或许有人会问,60年过去了,我军军事训练的条件、手段、对象、任务等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郭兴福教学法”还能不能跟上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发挥新作用?

一个“活”字赋予了郭兴福教学法无穷的生命力,这也是其没有被时代淘汰的重要原因之一。

兵怎么练?指战员很关键。“郭兴福教学法”作为一种科学的训练指导方法,其核心就是围绕打仗,把兵练“活”。而如何做到“活”?即在教学上打破循规蹈矩、四平八稳的训练方式,提倡启发式、诱导式、研讨式的方法,善于发扬教学民主、集中群众智慧,做到因人施教、耐心细致,从而使教学更贴近实战,活以致用,让官兵听不厌、练不倦,实现训练场与战场的无缝对接。

如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传承发展,“郭兴福教学法”对部队创新训练方法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内涵。作为“郭兴福教学法”的诞生地,第72集团军某旅近年来一直在研究思考新时代如何运用“郭兴福教学法”把教学搞活、把兵练活这个问题。

只有与时俱进,“郭兴福教学法”才会充满活力。为提高教学组训科学化水平,他们打造融精品课件、战术战法、模拟对抗、沙盘推演等于一体的“教学研讨室”,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手段,自主研发出“VR实景模拟教学系统”,先后推广十多种模拟训练器材,提升官兵信息化素养和指挥能力,加速推进教练员素质升级,带动军事训练成绩提升。

500

教学思维摒弃了“死脑筋”,善用活方法,思路变了,方法创新了,官兵学习掌握快,训练效益也显著提高。改革重组后,该旅打破专业限制开展岗位互换、定期轮训,将教练员培养对象向连队主官、技术骨干、普通战士等不同层次和岗位拓展。不仅如此,他们还广泛开展官兵互教、互助、互学和小革新、小创造、小发明活动,充分把官兵的训练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人人为训练动脑筋、个个为训练献计的生动局面。

“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练兵备战的重要性无需赘言。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战场瞬息万变,练兵备战的现实问题也在不断刷新和涌现。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照搬老方法、旧套路,而要紧贴当下具体环境,因时制宜抓战备,以变应变,以变求变,才能赢得战场主动权。

心中装着战斗力标准,训练才会自觉剔除假把式。李德生军长当年的“三问”至今犹在耳畔回响,叩问着广大官兵,我们离实战还有多远、为打赢该怎么练。而如何将“郭兴福教学法”传承发展,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焕发出更大的活力,这是每个指战员需要回答的课题。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