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发展到底需要不需要基础研究?
关于中美科技实力的讨论,我发现了一个很诡异的逻辑关系。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被教育,只有把基础科研做好,我们才能够在科学技术上面有突破,在应用领域上追赶世界先进技术。
今天中国在材料、能源、信息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
中国的钢产量世界第一,中国的水泥产量世界第一,中国的稀土冶炼技术世界第一,中国的有色金属产量世界第一,中国的纺织品产量世界第一,中国的发电量世界第一,中国的特高压世界第一,中国的光伏技术世界第一,中国的风电能力世界第一,中国的电脑产量世界第一,中国的手机产量世界第一,中国的电视机产量世界第一,中国的汽车产量世界第一,中国的智能汽车远远领先世界,中国的高铁世界第一,中国的通信网络世界最为强大,中国的建筑技术无与伦比,
今天中国是世界上14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产品走向了全世界,品质好,价格也不贵。
近几十年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所有的这一切难道没有科技支撑,是低水平就能够取得的吗?
面对这样的成就,我非常奇怪的是科技口的人异口同声,说我们的基础研究和美国有很大差距。
按照这样的说法,是不是我们可以理解中国产业的发展和基础研究没什么关系?产业已经发展到世界顶级水平,基础研究还很落后,说明基础研究没什么价值,你们搞不好产业依然能发展的很好?
那国家是不是可以把基础研究的费用都砍掉,反正你们也没有什么价值,也没什么用,你们搞不好,产业依然能发展的欣欣向荣。
我经常说科技口的基本逻辑关系就是这样,说我们和美国有很大的差距,国家应该大量的投钱,投钱搞基础研究也未必能出成果。用这样的一套说辞,把自己搞成一个要钱部,不思进取,整天在撒娇。
今天中国所有的产业差不多都做到了世界的前列,还说基础研究有非常大的差距,那就是大家都在努力,只有你们搞科研的在混日子,在骗国家。要不然为什么国家在进步,只有你们不进步?
我希望那些搞基础研究的能出来把这个逻辑关系讲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