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被迫自焚的女人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曾流行过一些针对女性的可怕习俗。中国有缠足缠成三寸金莲,欧洲有畸形审美下的女子束腰,非洲有保持女性贞洁的女子割礼……不过可怕归可怕,这些习俗至少不“直接”害人性命

穿上紧绷的束腰之后,女性甚至无法正常弯腰

(图:wiki)▼

500

17~19世纪的印度可是赤裸裸地残害人命,在某些地区的传统习俗,女人会为了信仰可是要自焚的,有些女子甚至会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烧死自己……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想自焚?有条件的

自焚的女子不是普通女子,而是丧偶的寡妇。寡妇自焚行为在17-19世纪印度的某些地区成为了习俗,并有个专门的名字——娑提,也称萨蒂(Sati,Suttee)。

sati一词最初被解释为“贞洁的女人”

后来逐渐演变为特指这一殉夫的仪式

(图:壹图网)▼

500

娑提是印度教主司婚姻幸福的女神的别名。传说她的恋人湿婆被她父亲达刹侮辱,为了表示对父亲的不满,娑提投火自尽,其灵魂转世为雪山神女,并与湿婆再次结婚。这段故事在印度教徒中影响深远,并在后世引出了寡妇自焚的习俗,以此来表示对丈夫的忠贞。

一个典型的宗教引导并塑造人们思想的例子

(图:壹图网)▼

500

习俗归习俗,一个大活人愿意忍受灼烤自焚,原因肯定不是那么简单。

在农业社会,寡妇的生活状况并不如意。17、18世纪的印度,如果已婚妇女的丈夫去世了,她们是不被允许再婚的。丈夫生前,她是田地名正言顺的女主人,而丈夫去世后,女人无力耕种,家道往往中落,无望中度过凄惨余生。这种境遇甚至不如奴隶,足以让一名寡妇绝望。

孤独终老只是最微不足道的必然

生存的压力会在方方面面给寡妇沉重的打击

(图:壹图网)▼

500

绝望之中,神却为她们打开了一扇门。根据婆罗门教的说法,这些女子若是以身殉夫,来生便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祭司会跟寡妇说,她们在火中燃烧时,能看到天神展示的神奇景象;而在被烧死后,将能被冠以永久的荣耀,灵魂也能获得永生。

印度梅兰加尔堡前国王曼辛格配偶的手印壁画

她们都在曼辛格死后殉夫自焚

(直到今天依然是一个膜拜符号,图:Flickr)▼

500

这样综合一考虑,寡妇们觉得自焚后去天国陪丈夫还真是不赖。但是问题又来了,自焚殉夫也不是所有寡妇都能参与的,还要面临各种限制

一是自焚殉夫必须得到地区总督的同意,但17世纪的印度处在莫卧儿王朝统治下,总督大多是穆斯林。根据伊斯兰教义,自杀是大忌,总督们往往会拒绝。这时候很多女子就会选择去贿赂总督秘书,获得秘书的自焚许可。在向总督申请批准时,秘书会偷偷示意总督说已经收了贿赂,总督只能答应。

二是有孕在身或有孩子的寡妇是绝对不能自焚的,因为还有抚养孩子的重任在身,必须承担这个责任。女子要当爹又要当妈,生活只会更加不如意。

在一个寡妇难以保全自己名声的时代

若不是有孕在身,殉夫或许是她们最好的选择

(图:Flickr)▼

500

至于获得自焚准许的那些人,居然还会相当激动。她们的家人会奏起音乐,亲属朋友也会一路赶到死者家中向她祝贺,祝她在另一个世界获得荣光和幸运,所有人都因为她的高尚决定得已通过而欢欣鼓舞

丧事喜办,用高尚道德消解苦痛情感

用群体狂欢重构个体灾难

(图:shutterstock)▼

500

自焚的日期确定后,寡妇会像参加婚礼一般隆重打扮一番,在众人的簇拥下向远处的柴堆走去,旁边的婆罗门教徒则会吟诵经文,为她超度灵魂。

他们如此热衷于参与此事倒不是出于乡亲之情,而是因为寡妇自焚是件有利可图的事。按照习俗,她们佩戴的首饰将归教徒们所有。念完经去骨灰堆里扒拉首饰,是他们前来参与葬礼的回报

爱情不一定永恒,但珠宝一定保值

(图:壹图网)▼

500

各地自焚的仪式感

印度毕竟是个大国,自焚殉夫的风俗在各地也是有所差别的。

古吉拉特、阿格拉、德里等地,常见的自焚仪式是在河边或池塘边完成的。人们会在池塘边用枯草、芦苇或树枝等搭起一个约12英尺的方形柴堆,还在上面泼洒了油以便使火势能迅速加大。

万事俱备,只欠“柴火”(图:Flickr)▼

500

仪式开始后,即将殉葬的女子会半躺在柴堆上,上半身靠在木条上,下半身则被捆绑着,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她在火焰燃烧期间忍不住灼烧之痛跳下柴堆(显然,不一定是自愿的)。她死去的丈夫和她在一起,头枕在她的膝盖上。

准备期间,女子会一直嚼着槟榔以平静心情。大约等上半个钟头,婆罗门教徒们便会把柴火点燃,转眼间女子就被大火埋没了。等一切化为灰烬之后,教徒们就一起去扒开灰烬,寻找那些烧剩下的黄金白银。

这般的浓情蜜意,丈夫在世的时候都不见得有

(图:壹图网)▼

500

在孟加拉邦等靠近恒河下游的地方,自焚过程通常会麻烦一点

在孟加拉邦,如果一个女子不是极度贫困,就要在陪丈夫升天之前先把丈夫的尸体运到恒河边,用河水洗干净,自己也必须洗干净之后才能殉葬。路途遥远的情况下,有的女子甚至会花上20天才能把丈夫送到河边,届时尸体早已腐烂发臭,洗也洗不干净了。

恒河水总是和印度教徒一生中的重大主题相伴

(图:shutterstock)▼

500

洗完晾干之后,火葬仪式也在是恒河岸边上进行。这里的柴堆不太大,被摆成了一张床的形状,柴草中也摆放了油罐。殉夫的女子在鼓乐队的演奏中走向柴堆然后躺下。有的边走还跳着舞,她们身上的首饰叮当作响。

点火之前,女子的亲友会交给她一些小物件让她捎给死去的亲人,一般都是信件、鲜花、银币等。等到没人再交给她东西时,她还会大声问三声,看谁还有什么使命需要她去天国完成。接着她会将这些东西用布包好放在自己胸前,要求祭司点燃柴堆,接着就在火焰中迎接新生……

电影《Sati》画面,比较完整的还原了这一仪式 ▼

500

500

500

500

500

由于恒河附近的柴草紧缺, 这些柴堆通常不够将她和她的丈夫同时烧成灰烬,所以他们的残缺焦尸最后就会被投入恒河,顺着河水漂走或喂鱼。这也是恒河水里经常能见到的浮尸的一部分来源。

除了堆柴堆,还有地方是直接挖坑让寡妇跳进去自焚的,科罗曼德尔海岸地区就是如此。

活用石头把寡妇和亡夫埋在一块儿,免得动弹挣脱

(图:shutterstock)▼

500

这里的人通常会挖一个长宽约25到30英尺、深约9至10英尺的大坑,扔一大堆木柴进去,再倒一些帮助燃烧的油料,随后把坑点着,听着柴火劈啪作响。

死者的尸体会被抬到坑边,而他的遗孀一边跳舞一边向焚尸坑走来。她嘴里不停地嚼着槟榔,在亲友和教徒们的伴随下,在锣鼓和钹镲的响声中,走到燃烧着的坑边。只见她围着坑绕了三圈,和亲人朋友一一告别。

而这些亲友能为他做的,

顶多是在女人自焚的地方立一块石碑

(图:壹图网)▼

500

等她站定后,婆罗门教徒们把她丈夫的尸体扔进坑里,然后将她背朝着坑推下去。这时,所有在场的人都会把一罐罐的油和药料往坑里倾倒,使火焰一下子吞没了她。转眼间,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面对活生生的火刑,旺盛的火焰或许是一种仁慈

(来源:《Sati》)▼

500

一场不好打的硬仗

其实娑提盛行之时,已被社会视为陋习,印度的执政者也通过各种方式呼吁社会抵制娑提习俗。

莫卧儿帝国时期,官员被国王赋予延缓寡妇火葬殉夫的职权,希望以此缓和寡妇的情绪而放弃自杀。此后政府还通过向试图自焚的妇女提供金钱及礼品,劝导她们珍惜生命。欧洲列强入侵时,各国殖民政府也都发出了对娑提的禁令。

也难怪英国绅士们有底气自诩带来了文明和救赎

(图:壹图网)▼

500

然而民间遵从陋习者大多冥顽不灵,不听教化。

1829年,有基督教组织(基督教也严肃反对自杀)发布了一份有关娑提的统计数据,指出1815-1824十年间,共有5997名寡妇被烧死或活埋,平均每年达到了600人。同年,孟加拉管辖区总督威廉·斑迪克正式提出取缔娑提的法案,之后邻近地区也纷纷响应。

进入20世纪后,文明步伐加快,反对娑提的人数只增不减,也偶有各邦出台规定制止这种陋习,娑提终于有了减少的趋势。在1943-1987的44年间,仅有30例娑提或尝试娑提的事件发生。

印度官方的说法认同的最后一例sati则发生于1987年

受害者为一名18 岁的少女,Roop Kanwar

(图:indianexpress)▼

500

1987年,拉贾斯坦邦的18岁女子Roop Kanwar被烧死在了丈夫的葬礼上。此案因未能证实主角是被迫还是自愿实行殉夫引发巨大关注和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

针对这一事件,拉贾斯坦邦内首先通过了立法禁止娑提,随后印度中央政府也在全国范围内通过了反对娑提的立法。

这与女权思潮在印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

(图:Feminisminindia)▼

500

当年10月1日通过的娑提预防法规定,任何美化或试图实施娑提的行为都是非法的,包括对娑提的支持、胁迫或强迫某人实施娑提,违者可能会被判处死刑或终身监禁,而美化娑提可判处一至七年有期徒刑。

法律或许可以有效减少娑提的发生,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将其杜绝。2002年,印度潘纳县,一名名叫Kuttu的65岁女子死在丈夫葬礼的柴堆上;2006年5月18日,35岁的妇女Vidyawati在丈夫火葬时跳进了火坑殉葬;2008年10月11日,75岁的女子Lalmati Verma在送葬者把她丈夫送离火葬场后,自杀身亡……

即使在今天,sati依然是一个重要的习俗

印度国内也依然存在娑提崇拜

(图:shutterstock)▼

500

但如果不是被迫,这些女子又为何选择随丈夫而去?有专家指出,既然自焚现象越来越少,或许这极少数妇女存在精神上的疾病,也可能是处于“严重丧亲之痛导致的人格解体”引发的癫狂状态。不过这些女子并没有在自焚之前接受精神检查,因此这种说法也并不能令人信服。

其实更有说服力还是经济上的解释:实施娑提的妇女往往“没有孩子或者老了,面临着悲惨的孤独且贫困的生活”,再加上失去丈夫这个唯一的支持,巨大压力直接将她们压垮。

上流社会的寡妇自杀,多半是家族施压的结果

以防止她们会分到遗产改嫁,或者守寡期间弄出性丑闻

(图:壹图网)▼

500

不能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国家,女性的尊严和安全就永远得不到保障。由于农业对体力的要求更高,农业社会也容易保留迷信遗存,广泛存在的低技术水平农业社会,是印度女子自焚殉葬屡禁不止的根本基础

这样的社会很多时候贫困是如此极端,又如此普遍

对于没有生存手段或生存希望的妇女来说

sati是一种逃避的方式(图:图虫创意)▼

500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女性不仅获得了众多就业机会,也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和自由。但进步之路没有止境,希望那些令人作呕的陋俗永远别再死灰复燃。

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中有许多隐于男性背后的女人形象

战争历史下的女人、父权社会下的女人,虚有其权的女人

但她们最重要的属性,是人(图:壹图网)▼

500

参考资料:

[1] The Representation of Sati: Four Eighteenth Century Etchings by Baltazard Solvyns

[2]印度寡妇自焚殉夫公元1650年.吉恩·巴提斯特·泰维尼尔

[3]http://wcd.nic.in/commission-sati-prevention-act-1987-3-1988-excluding-administration-criminal-justice-regard-offences.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ti_(practice)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