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作者| 木马君

最近我常常有这样的体会:

写文章时准备上网查个资料,打开网页,刚想输入关键词,忽然弹出来一个最新的新闻,顺手点进去看了一看。

同时,微信来了信息,和朋友你来我往聊了几句。接着,又顺手刷了一会儿微博。

一不小心,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哎,我刚刚要干嘛的来着?

500

晚上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你在黑暗中打开手机,怕吵醒孩子,刷个剧都是静音,还得遮住屏幕的光。

不知不觉快凌晨了,身体和精神都十分疲惫,可是因为这点自由时光来之不易,你迟迟不想放下手机。

500

外出时手机电量低于20%又没带充电宝,就开始有点小恐慌;

突然自动关机又没地方充电,接下来都心不在焉,像是和全世界失联了。

500

这些场景,瓜友们你们有没有感到很熟悉?

作为一枚职场社畜+写公众号的斜杠中年,木马君也是一样,电脑和手机几乎占据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有时候感觉人像是被手机控制了似的。

刚回国的时候,也曾经历了短信轰炸,一天接的电话比在德国一年还要多,任何一个时刻拿起手机,都有很多条未读信息和未接电话。

一开始还有点不适应,现在也习以为常了。

最近木马君读了一本有关手机的书,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汉森(Anders Hansen)的《手机大脑》,书里有些内容觉得颇有意思,忍不住想和瓜友们分享一下。

一开始我是被腰封上的数字吸引了——“每天触碰2600次,每10分钟就要看一眼,每天上网近7小时,逛社交媒体近2.5小时……”

啊,竟然有这么多吗?

带着一点点惊诧,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读完了这本小书。

500

近十年来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像是被裹挟着在高速公路上狂奔,想停又停不下来,总这么跑着,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这本书从脑科学的角度解释我们为什么依赖手机,过度沉迷手机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最后还给出了一些挺实用的建议。

500

进化赶不上变化,只因多巴胺当家

这本书的前三章从脑科学的角度探讨了我们沉迷手机的原因,下面我尽量用大白话描述一下。

假设我们有两个未曾谋面的远古祖先A和B。

在那个时代,找口吃的不容易,祖先A的大脑某次基因突变,看见好吃的会分泌多巴胺,让他吃了还想吃,每次吃到快撑破肚子才停下来。

500

一天,好不容易找到点果子,祖先A吃到撑,祖先B吃个八分饱就不想吃了。

结果第二天一看,剩下的果子被别人摘走了,祖先A之前吃的饱,储存了能量,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远古时代,这种基因让祖先A能够PK掉别人活了下来。

因此“渴望和储存热量”的本能就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保留了下来,但是咱们人类进化速度太慢了,导致了在如今大多数人类不需要为食物发愁的年代,我们还是抵挡不了美食,特别是高糖高热量的美食诱惑,结果肥胖和三高、糖尿病这些问题都来了。

500

祖先A不仅懂得储存热量,而且脑子快,喜欢学新东西,很快摸清了狮子的作息规律,在狮子睡着的时候出去找吃的,还知道羚羊们什么情况下警惕性更低。

因此他比别人更擅长躲开狮子,捕到羚羊,而祖先B对这些一无所知,祖先A就更容易PK掉其他人生存下来。

“不断探取新情报”的本能也写进了基因里,在面对新事物时大脑也会分泌多巴胺。

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本能就会让我们想要不停点开新信息、新页面、新链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睁开眼我们就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了。

这也想看、那也想看,一天下来,想做的事没做完,却刷了好几个小时手机。

500

在果树林里的祖先A,看不见被遮住的树上有没有果子,需要爬上去看看,发现没有,下来再去爬另一颗树。

不停确认未知事物的祖先A因此吃到了更多的果子,更容易活下来。

这种对不确定事物的期待感,也能让我们的大脑奖赏系统活跃起来。

到了今天,我们的大脑仍然会在捉摸不定的时候疯狂分泌多巴胺,未知的可能性带来的兴奋感让人无法自拔,因此很多人沉迷赌博,主营盲盒业务的泡泡玛特(pop mart)生意红火。

500

而每次手机提示音响起或者收到未读邮件,也像一次次小型开盲盒一样,总是吸引我们忍不住查看和确认:

“来看看是谁给我发信息/打电话?”

“万一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这种不确定性驱使我们频繁查看手机,甚至有时候幻听,疑似振动,其实手机根本没有新信息进来。

500

书读到这里,木马君有点感慨,好像理性大脑最终敌不过人类本能啊,不过了解了这些后,脑子里那个批评自己的小人声音小了很多。

以前常常会想是不是自己不够自律,意志力不够强,才会忍不住看手机,现在发现这其实是人类默认的出厂设置,我们的理性大脑想要去对抗天性,本来就是很难的事啊。

500

是工具还是枷锁?

在各种工作群和邮件、会议之间切换,看似很忙碌和充实,但一天下来,却感觉不少重要的事情没有做;

休息日在家频繁刷几个小时手机后,并没有想象中的放松和愉悦,反而觉得有点空虚和烦躁,

你也有同感吗?

作者在第四章到第六章,详细描写了过度依赖手机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各种问题,比如:

1.频繁查看手机,会让注意力涣散。

千手观音,多线程工作只是美好的幻想,其实大多数人没法“同时”处理复杂耗能的多项任务,只能专注一项。

你可能深有体会,路况特别复杂的时候聚精会神地开车,车载广播那段时间讲了什么其实没印象了;

开会的同时,仔细核对一封邮件中发过来的数据,那段时间发言人讲了什么,其实基本没听进去。

所谓的处理多任务,最后只是在不同任务之间来回切换而已。

500

有研究发现,当你从一个任务转移到另一个任务时,你的注意力并没有即时转移,会有一段时间仍然停留在上个任务里。

因此工作间隙时不时地看手机回邮件,频繁来回切换,其实效率更低了。

500

2.在和他人线下交流的时候忍不住看手机,严重影响沟通质量。

手机实在是太精彩太懂我们了,不免让线下对话看起来有点无趣,还会尴尬冷场。为了掩饰尴尬,我们开始有点不耐烦地拿起手机查看信息。

而拿起手机像是会传染一样,对方也忍不住拿起手机,聚会就变成了这样。

500

有时我们一家出门吃饭,看到隔壁的桌子坐了一大桌人却没什么交流,大家都在低头抠手机。

刚从德国郊外小村搬来国内的我们,看到这种场景时,总是忍不住在心里嘀咕:既然都在抠手机,那还何必聚会呢?

3.手机时间过长会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引发睡眠障碍。

手机会偷走大量时间,客观造成睡眠时间变少。同时人们通过社交媒体看到了许多“显得”幸福和完美的人,因此感到抑郁孤独和压力,这会更进一步加剧睡眠障碍。

睡前这段时间,如果看让人神经兴奋的内容,也许是爆炸性大新闻,也许是疯传的搞笑视频,这些也都不利于入睡。

500

4.对手机和社交网络的依赖,让人自恋程度更深。

对自己的关注更多,去深度了解他人的可能性变低了,共情他人的能力也在下降。

新闻里常看见不少人在街上遇到什么事,第一时间是拿起手机,拍下上传社交媒体,想要获得流量和关注,而不是先快速上前,看看对方是否需要帮忙。

500

沉迷手机的孩子们怎么样了?

这本书还单独讲了手机和社交网络对孩子特别是青少年产生的影响。

因为起到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大脑额叶发育缓慢,大概到25-30岁才能发育完成,同时青少年时期也是多巴胺分泌起伏最大的时期。

因此,手机对他们的影响可能比对我们成年人要大。

发育成熟的成年人尚且难以放下手机,大脑额叶还没发育完成的青少年,更像是装备还没配齐,就被推向战场的士兵,想要他们抵御精心设计过的各种社交和游戏APP的诱惑,就更难了。

500

正如频繁查看手机会影响成年人的工作质量,对青少年来说,手机短视频,社交网络,碎片化信息让青少年很难集中精神阅读长文字,学习能力下降。

阅读有难度的书时,总要和想碰手机的冲动搏斗几个回合,还常常败下阵来。

额叶发育不完全的青少年们更难控制冲动,更难延迟满足,这样一来,需要长时间辛苦投入的技能或者理论,学起来就更困难了。

500

我们常常说要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需要至少“一万小时”,但是手机的出现,让长期专注辛苦地投入一万小时变得更难了。

当专注力变得七零八碎,想做任何有挑战性的事,不管是读书学习还是创作,都会异常困难。

500

你想改变吗?

这本书的最后,给出了一些挺实用的建议,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哪些适合自己,试一段时间看看能不能帮到你。

1.检查和监测使用手机的时间。

有数据依据,才好进一步分析自己花在手机上的时间,都是哪些APP偷走了你的时间。

2.购买闹钟和手表。

把提醒和看时间的任务交给闹钟和手表,这样就减少了接触手机的次数。

500

3.如果在处理高度集中精神的事情,把手机放在远一点的地方

物理隔离手机,规定一个专门的时间来查看信息和邮件。

在某一个时间段让自己进入深度工作状态,让他人“习惯”你不会立刻马上回信息,而是在某些时间段集中处理和回复。

美国作家卡尔纽波特的《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一书中提到,很多大佬们都有完全脱离互联网的失联时间,用于深度思考和工作;

比尔盖茨每年有“思考周”,在湖边小屋远离世事,思考大局;

JK罗琳在酒店套房,不受打扰地写作《哈利波特7》……

我们虽然没条件完全屏蔽外界输入,但仍然可以考虑定期定时地集中注意力,暂时远离手机和互联网,深度工作一段时间。

4.和他人线下相处时不看手机

这一点真的很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能收获更愉快的相处时间。

木马君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好玩的段子,朋友聚会吃什么气氛更好?

答案是:小龙虾。

因为要剥壳,汤汁四溅,大家都没法看手机,于是边吃边聊,增进了解,加深了感情。

500

当然,除此之外,书里还有一些常规建议,比如限制孩子们的屏幕时间,睡前一小时不用电子设备等等,这些建议也值得尝试。

除了作者建议的以上方法,木马君还想补充一条:

到大自然中去。

前阵子我们去山沟沟里住了两天,在山明水秀的竹林中,原本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感官末梢也像是复苏了一样,感受鸟语花香,溪流潺潺,清风拂面,树影斑驳;

此时家人好友也像是卸下重担,很容易开始一场直达内心的深度交流。

500

到大自然中去,不一定要去深山老林,哪怕是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或者城市远郊的山林农场,又或者是农村老家的田间地头,都能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思考那些平日在城市的繁忙中不会留意的东西。

500

虽然这本书并没有太多的新理论,但是读完还是有点思绪起伏。

新技术和新工具给人类带来很多便捷,手机和互联网当然也不是洪水猛兽。但怎么和它和平共处,为我所用,又不被它控制,这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问题。

正如复旦大学梁永安教授在视频里所说,

我们真正要活在互联网时代,其实门槛是非常高的。

500

点击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