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再造阿里巴巴:重拾创业心态

5 月 18 日傍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 2023 财年第四季度( 自然年 2023 年第一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

在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巴巴正进入稳健复苏的过程,第一季度( 指自然年,下同 )的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同比增长了 38% 至 273.75 亿元。

从分部上来看:

中国商业分部核心业务淘宝天猫的 GMV 增长在 3 月份转为正数,开始重启增长。同时该业务中的新兴业务淘特和淘菜菜亏损继续同比收窄;

国际商业分部方面,得益于 Lazada 和 Trendyol 的强劲增长,第一季度营收增长 29%,其中国际零售业务同比增长 41% ;

本地生活服务分部方面,得益于饿了么、高德、飞猪订单的增长,第一季度营收增长 17%;

菜鸟分部方面,得益于国际物流服务每单平均收入的增加以及消费者对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第一季度营收增长 18% ;

云业务分部方面,已经连续两年实现盈利,成为国内唯一实现稳健盈利的云。

这次,知危编辑部不会更深入的解读财报,因为知危编辑部认为,现阶段过于重视分析阿里财报纸面数据的意义已经不大,因为阿里正站在新一轮重大变革的起点上,过去的数据无法代表未来的阿里。

所以,今天知危编辑部准备跟大家聊一聊阿里本期财报上关于 “ 变革 ” 的进展。

一个半月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布全员信,宣布启动 “ 1+6+N ” 组织变革。在变革计划中,阿里巴巴之下将成立云智能集团、淘宝天猫商业集团、本地生活集团、菜鸟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大文娱集团这 6 大业务集团以及多家业务公司( 代表 1+6+N 中的 6 与 N ),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 CEO 负责制,阿里巴巴集团全面实行控股公司管理( 代表1+6+1 中的 1 )。

两个月后的现在,阿里用财报告诉了我们这场变革并不只是说说,而是在迅速高效落地。

财报再次强调除淘天集团仍将继续由阿里巴巴全资持有外,其他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均可灵活筹集外部资金,可寻求单独上市。并且宣布:①云智能集团( 包含阿里云、钉钉、达摩院 )将实现完全拆分,同时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并寻求独立上市,如果各项安排进展顺利,目标在未来 12 个月完成计划;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将启动探索对外融资,从外部获取资金来助力业务集团的发展和增长;

启动探索菜鸟集团上市,目标在未来 12 到 18 个月完成上市;

启动执行盒马的上市流程,预计该上市将在未来 6 到 12 个月内完成。

云智能集团已经连续两年实现盈利,所以作为第一批上市的业务集团并不意外,盒马、菜鸟也已经形成差异化客户价值,有明确盈利前景。

到现在为止,我们能看到这一轮变革的变动非常大,一下子要推出 3 家独立上市的业务集团或公司,并且变动的速度特别快,甚至不排除有人会产生一种 “ 这到底是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 的疑惑。

实际上,阿里巴巴一向是会自我变革的,作为一家发展了 20 年的公司,一成不变是不可能的。世界和商业都是变动的,那么战略就必须适时调整。能灵活、迅速的变革自我,或许正是阿里巴巴 20 多年来始终能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本次变革,实际上是在打破个各业务集团的 “ 封印 ”,释放他们的潜力,让这些创新业务去市场上大展拳脚,充分接受市场洗礼,只有这样业务才能更市场化更健康。

一些近阿里巴巴的人士向知危编辑部表示:“ 要抱着创业的心态往下走 ”。

他们向知危编辑部讲述了变革之后集团下一些闭门会上提到的细节:

钉钉的负责人叶军在一场会上表示,有一天自己在钉钉园区班车附近蹲守观察了很久,发现班车一班一班的发走,但其实根本都没什么人坐,大部分时候是空着的,所以他决定取消班车。其实班车并不能花掉多少钱,但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大家思维的问题。他反问大家,如果钉钉不背靠阿里巴巴集团,是一家纯粹的创业公司,能干出花钱租班车,让班车一半一半的空跑这种事吗?

显然,足够市场化足够有创业思维的公司,不会去租没人用的班车的。

这种市场化思维,还通过其他方式传递到了每一个人身上。比如某个业务设立了两个奖项,一个叫 “ 千万奖 ”、一个叫 “ 百万奖 ”,千万奖是面向销售人员的,指做客户的金额达到一定规模,会有绩效分成,而百万奖则是面向开发人员的,开发人员用技术提效节省成本到一定金额,公司会把省下来的钱分给相应人员。

除了这种与量入为出相关的创业态度,还有与产品相关的。比如张勇在某一场会中表示,阿里云技术人员的绩效要与云业务的稳定运行挂钩。他提出了要 “ 从 4 个 9 到 5 个 9 ”,这个世界上是不可能有 100% 不出错的事的,但人们是可以努力增加百分数的位数,让不出错的概率更加接近 100% 的,他甚至明确给出了一个时间底限:阿里云一年可宕机的时长上限是 52 分钟。

他说云服务这个产品很特殊,一旦出了问题,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弥补客户的信任度,而且客户用了阿里云,其实就是在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给了阿里云,要想想自己能不能对得起他们。

所以你看,这次变革,似乎让某些不知何时才会开始发生的对业务有好处的改变加速发生。

那么,为什么这个变革会是现在?不是去年,也不是明年,或者其他时间?

因为时机刚好成熟。

大家都熟知阿里巴巴的 “ 履带战略 ”。今年适逢淘宝 20 周年、菜鸟 10 周年,阿里就是这样不断地去创造新业务、升级原有业务,使组织不断由创新驱动。阿里认为没有任何一个业务能始终保持时代优势,所以就要不断地发展有新优势的业务,一个接一个的顶上去,像履带一样带动整个组织向前。我们做一个类比,阿里巴巴做业务其实就像培养孩子,那么履带战略就是在寻找和选拔优秀的种子选手,支付宝、天猫、菜鸟、云业务,都是这么来的。

随着数字经济加速发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台支持前端业务在各个赛道快速拓展,阿里又提出中台战略。中台战略的目的是集中资源打造中台,可以快速高效地把能力赋能给新业务,让新业务可以快速、低成本地完成早期的发展。这个步骤,类比来讲就像是集中资源让小孩子学习和成长。

中台战略刚提出的时候,被大批科技互联网企业所模仿,掀起了一股 “ 中台浪潮 ”,字节、京东、美团、滴滴等都跟着打造了自己的中台,一直延续到现在。

近两年,整个互联网商业生态开始发生变化,行业从高歌猛进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张勇一直在内外部强调,敏捷组织是实现多业务多业态超大型企业高效治理的路径。2020 年,阿里推动经营责任制改革,四大板块分立,以此实现多元化治理,并成立多家独立经营的环路公司。这为此次 1+6+N 的组织变革奠定了基础。这一步,类比来讲就好像你把孩子培养到了考大学的阶段,让他去远一点的地方读大学,培养一定的自理能力。

而最近的 “ 1+6+N ” 战略,削弱打薄了集团的中台,并且计划将各个业务集团和公司完成拆分,其实就是孩子读完大学,你让他彻底独立,去社会上闯荡,完全自理,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业已水到渠成。

其实,作为一个拥有 23 万员工、年营收 8700 亿的超大型企业,阿里巴巴能如此不断地自我革新,是非常难得的。只有这样,它才能保持鲜活保持创新,才能抓住每一次市场机会,拥有更多的可能。

18 日晚上,张勇在致云智能集团的全员信中表示,分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是阿里云面向未来二次创业的全新开始。未来,阿里云智能集团可以完全独立面向市场,进一步强化业务战略,优化组织和运营, “ 我们有机会共同打造一家世界级的科技公司。”

这也是此次阿里改革的目的。就像财报电话会上张勇所说的那样:“ 未来,不排除从一个阿里巴巴生出更多新的阿里巴巴的可能性。”

这样敢于自我变革的企业组织,发展没有上限。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