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沈阳就开始躺平,名将卫立煌死守战略是否正确?

500

NO.2198 - 死守沈阳

作者:孤寂寒光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到了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压力山大。

从军事角度看,经历了两年战争后,国军损失严重。从开战之时的430万锐减到365万人。而且不是单纯数量上的减少,也是质量的下降。因为两年中消耗的实际兵力要更多,补充上来的很多都是拉的壮丁。从经济角度看,国统区物价飞涨,中小地主和中等企业主相继破产。国民党的统治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也就是在这个状态下,三大战役爆发了。蒋介石兵败如山倒,最终被赶出大陆。在这过程中,争议最大的就是辽沈战役卫立煌死守沈阳的战略。这与蒋介石集中兵力围歼东北野战军,完成中心开花的战略完全相悖。那么,作为国民党八大金刚之一,也是后期仅有几个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之一,卫立煌到底为啥要死守?

500

卫立煌

事情还得从1948年1月22日卫立煌到东北开始讲起。卫立煌是个比较正直的将领,在抗日战争期间与我党关系较好,互相之间还配合打了忻口战役。后来卫立煌又是滇西反攻的指挥官,在云南给了53军很多装备。53军原是东北军,在西安事变后到处流浪,到了1944年的时候装备陈旧、军装破烂。是卫立煌重新给了53军生命,此后53军也在滇西战场为卫立煌出了大力。

这样一个人物在国民党体系里当然格格不入,当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的时候,卫立煌就极力反对并消极避战。蒋介石只能把他打发出国,眼不见心不烦。但是到了1948年的时候,东北局势糜烂,陈诚更是搞了一出“火车南站通北站”。卫立煌调到东北收拾烂摊子。

陈诚给卫立煌这个烂摊子简直烂到家了,所以卫立煌在接手之后计划加固东北所有据点防御,通过消耗东北野战军实力来平衡两军的力量。因为此时东北野战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东北地区国民党军,卫立煌失去战略进攻的能力。

500

蒋介石

此时的蒋介石也没有能力向东北增兵。关内形势也好不到哪里去。西北胡宗南被西北野战军几万人马盯得死死的,华中桂系被中野绕得焦头烂额。华东地区情况更差,整编74师都在孟良崮战役中被歼灭了。在东北野战军冬季攻势第二阶段,国民党军丢城失地,包括四平、本溪在内的一大片城市都被东北野战军解放。

卫立煌深知手下部队的野战能力,所以在四平战役期间并没有派一兵一卒救援。在辽沈战役开始前,卫立煌的战略就是固守沈阳、锦州、长春等几个大城市及其周边,等到战场形势发生变化。

这一状况就是辽沈战役开始前的具体情况,而辽沈战役中卫立煌也是秉持这样的战略思想开始的。按照辽沈战役开始后的思路,范汉杰作为中心开花那个诱饵吸引东野主力来锦州进攻,然后华北地区的东进兵团和沈阳的西进兵团合围东野攻锦主力,完成东北战局逆转这一“壮举”。

500

东野炮兵

其实,范汉杰这一战术是国军解放战争中最拿手也是最能胜利的战法。南麻战役、榆林战役,国军都是利用城市绞肉咬住解放军,然后各路援军突破阻击阵地,最终换取胜利。

在东北战场,第三次四平战役也是这么打的。当时陈明仁扛住了东野的围攻,郑洞国领着新一军、新六军、53军、52军等几支部队南北对进解了四平之围。这一战也是东北国军在野战中的最后一次胜利。原属东北军的53军在四平外围打出了最后一次运动战的胜利。

500

范汉杰

但是陈诚军改中,东北国军战斗力持续下降。虽然杜聿明和郑洞国组织东北国军打赢了四平保卫战,但东野在夏季攻势里收复大片城镇外还歼灭了6万国军。所以,陈诚接手的第一要务就是恢复东北国军的实力。杜聿明作为蒋介石嫡系将领中唯一能打的大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洞察局势。

东北国军分成三部分,第一是新一军、新六军、52军这样的精锐主力。第二是13军、53军、71军这种次主力。第三是前伪军和刚组织起来的保安团。由于蒋介石在1946年和1947年关内的骚操作,东北国军在两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充。所以,在1947年“三下临江,四保临江”结束后,兵力对比已基本持平。

杜聿明在四平战役胜利后离开东北,陈诚开始大规模改革。第一刀砍在了反腐上,第二刀砍在了军改上。这两刀刀刀致命。

500

陈诚

腐败是一个政治体系走向灭亡的标志,但相对的腐败有时是一个极度官僚化体制运行的根本。陈诚在东北官场反腐就如同蒋经国在上海整顿金融一样搞笑。这把火烧到了没有后台,不懂官场的陈明仁身上。陈明仁因手下熊新民贪污被调离东北,但熊新民安然无恙。陈诚整顿东北官场的结果就是离心离德,没人为他卖命。

第二刀砍在军改上,让国军彻底丧失了野战能力。东北国军在经历一年半大战后,主力部队急需恢复元气。但蒋介石无力增兵那就只能东北国军自己想办法。陈诚的办法就是将大量伪军和保安团整编到正规军编制内。有时候将一群乌合之众编入正规军会起到副作用。这些伪军很快成了正规军的累赘,东北国军士气进一步下降。

500

陈明仁

更要命的是陈诚对军事指挥的外行。经历东野秋季攻势后,东北国军再次损失7万人。陈诚抽调主力与保安团组成新三、六、九军。如此以来,东北精锐国军二次被稀释,彻底失去野战能力。

这就是卫立煌接手时的情况,总兵力上是50万对东野90万。武器装备上,是国军不断被稀释的炮兵部队对日益强大的东北炮纵。到了锦州战役的时候,东野可以集中上千门火炮集中射击,锦州守军的火炮寥寥无几。卫立煌坐守沈阳跟东野攻击部队死磕还能牵制一部分力量,如果倾巢而出死得只能更快。更何况,廖耀湘的东进兵团是集中了所有能打野战的精锐部队,无论是攻击力还是行进速度都有保证。

如果是卫立煌带着沈阳守军倾巢出动,行动速度会慢上很多。因为卫立煌不得不带上军官家属、行政文员,沈阳到锦州五百里的路程,中间还要跨过几条河流。卫立煌到锦州单纯行军都要十几天,何况中间还要与东野阻击部队作战。到时候锦州攻克,西进兵团撤退,沈阳国军还可能在路上。

500

东北野战军

这里也得顺带说说范汉杰的战略思想。自从陈诚稀释了东北国军作战能力之后,包括新六军在内已经没有一支部队具有野战能力。范汉杰的中心开花计划实际上是寄希望于蒋介石的协调能力。国军只有抽调各部队的精锐组织进攻兵团才具备东西对进的能力。范汉杰以锦州为诱饵,本质上就是自己的部队不具备野战能力。因为东野进攻锦州的时候,锦州守军出城突围可能比守城死得更快。

那蒋介石知不知道这个情况?从他调集东进兵团来看,他是知道的。但是,放弃长春十万守军以及沈阳行政人员的锅必须有人背。卫立煌不想背这个锅,所以,你蒋介石抽调西进兵团随你便,我的作战思想就是死守沈阳。

1947年重点进攻结束到豫东战役爆发前,整个国内战场是很沉寂的。因为这一时期,国民党并没有表现出颓势。国民党真正不行还是从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开始后,这些国军将领突然发现解放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攻坚能力。

500

东野进攻锦州

从意识形态来说,美国并不想这么大一个国家变成红色。国民党高层希望坚守大城市,最终拉着美国进来打三战。其实从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强大的参战意识来看,插手中国事务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国民党并没有等到那天。因为1948年爆发的柏林危机,让美国无暇东顾。也是在这一时期,三大战役相继爆发,国军主力部队全部被歼灭。到了1949年美国回过头来,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全部专栏